欢迎进入江山集团官方网页!    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  
江山情怀
集团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江山情怀 > 江山公益
用镜头传递爱与希望
————访江山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刘晓武先生
作者:马立明 摘自于:《株洲日报》2010-8-20
发表日期:2010-08-20 15:27:54    阅读数:2660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刘晓武先生在玉树抗震救灾现场

    欣闻全国人大代表、江山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刘晓武先生拍摄的纪实类作品 《玉树·爱·希望》组照,在第二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评选中折桂,并获 “网络最高人气作品”第一名,我打心眼里为他高兴。他不仅是我们湖南摄影人的光荣,同时更是我们株洲人的骄傲!随后,我去他的单位,采访了这位不是摄影家的摄影家。
    说晓武先生不是摄影家,这是因为他从事的职业,似乎跟这些都沾不上边。更神更巧的是,像这样的国家级大展赛,他的作品居然能在183600多幅中脱颖而出,并拔得头筹,这在一般从事专业摄影艺术的人中都难以企求,更何况企业家刘总!
    采访中,刘总以平常的心态对我说:要说不惊喜也是假的,这个全国两三年一次的大展赛,竞争是相当激烈的。就说寄发出的作品,大赛组委会还要求每位作者将原件 (底片)寄去核实,以便查证投稿人是否从中作伪造假。经过专家评委认真评选,然后又将入选的优秀作品采取 “网络大众投票”。最后,刘总拍摄的这一组照,以将近11万票独占鳌头。大展赛一揭晓,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李前光在第一时间向刘总发来祝贺短信,他说:“晓武兄:祝贺您取得的佳绩,这也证明了您自己的实力……”
    入选不易,拍摄更不易。刘总说:“我拍摄的这组 《玉》照,可以说是用身体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。”他说,玉树地震后,他们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惟一一支制水分队,七天七夜战斗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,每天要冒着余震、塌方的危险,要忍受高寒、缺氧、饥饿 (七天七夜没吃过一顿饭,天天是面包加矿泉水)。他们在解决了近7万名受灾同胞的饮水问题之间隙,刘总没有忘记利用手中的镜头,记录下抗震救灾那感人的一幕幕……
    接着,他打开 “中国摄影家协会网”,点击到他的入选获奖作品 《玉树·爱·希望》组照,说,这6张照片是我从拍摄到的300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。
    第一张 《感激》,只见两位身穿藏胞的老妈妈,蓬头垢面地坐在废墟上。她们见解放军、志愿者都在奋力抢救,一个伸出大拇指,一个双手合十至额前,说:共产党好,解放军好,你们都是大恩人;第二张 《感恩·回报》 (见图),这是一群来自四川汶川的僧人,他们曾深受地震之苦,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第一时间也来到救灾现场。他们中有的用铁铲铲,有的用手挖,那场面俨然不肯放过任何一线希望;第六张 《童真·希望》,这是一幅点题之作。画面中的两个小孩,你看他们那欢快的神情,在帐篷外的嬉戏,俨然地震没有发生,俨然一切灾难都不曾有过,即算有,也似乎与他们无关。这,就是孩子们的童真,无遮无掩。这就是我们的希望。即使在大灾面前,我们也要像孩子们那样乐观对待。因为——大灾之后有大爱。而这个大爱,就是党和政府的关切,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。所以,刘总的这一组获奖照,无不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主题。
    采访归来时我想,一个人,特别艺术家,如果没有那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没有那种博大无私的爱,就凭你艺术水平再高,倘若不深入生活,那是很难创造出佳绩的。而我们的刘总,真不愧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家,也是一位充满人性与爱的摄影艺术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