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江山集团官方网页!    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  
江山情怀
集团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江山情怀 > 江山公益
舟曲:在淤泥中艰难挺立
作者:《株洲晚报》特派记者 戴凛 摘自于:2010年8月18日《株洲晚报》7版  有增删
发表日期:2010-08-18 15:46:56    阅读数:2504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官兵在废墟中挖掘物品   刘晓武 摄

    经过9小时车程,昨日下午2时,记者与株洲爱心小分队顺利从兰州赶到甘肃舟曲县城关镇。

冲锋舟运送居民购物
    在舟曲县城关镇,穿城而过的白龙江已经淹进了城区。居民穿行于城市,主要依靠部队里安排的冲锋舟。记者乘舟看到,白龙江两边的部分一楼商铺已完全被淹没水中。街心公园的一处凉亭,也只露出部分顶部。
    一位当地居民介绍,由于泥石流堵塞,白龙江上形成堰塞湖,堰塞体实施爆破后,水位较前几日已经下降了1米多,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清淤。
    兰州军区舟桥部队19岁的小杨告诉记者,泥石流发生后头几天,他们主要参与搜救工作,目前主要负责接送需要前往城关镇购物的居民。10艘冲锋舟最近每天都不断往返运送居民,从早上6点半一直要工作到天黑。仅8月16日一天,就运送1.4万余人次。
居民回忆惊险逃离一瞬间
    家住城关镇北街的陈先生,便经历了8月7日深夜的惊险瞬间。他回忆,8月7日晚11时40分左右,他突然听见外面传来阵阵巨大声响。家住2楼的他,赶紧向1楼逃生,结果下楼时发现泥石流已经将楼道封住,他又赶紧跑上房顶。由于楼栋间间距不大,他在黑夜中想办法连续越过几栋居民楼,并最终逃离了泥石流区域。
    他说,当地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大暴雨,因此根本没想到这次会造成泥石流,并带来如此大的破坏。
    正在东街一处民房搜寻物品的小胡说,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家就在这里。事故发生时,这位亲戚的父母住在一楼,未能逃脱这场灾难。
    16日晚10时许,舟曲再次迎来一阵短时暴雨,不过数位居民都表示,“有预警,有解放军,我们不会害怕”。
挖掘清淤,正加紧进行
    昨日下午4时许,记者在城关镇北街看到,沿街不少楼房受到泥石流的严重破坏,被标上了“拆”字,一些挖掘机等大型设备也在现场挖掘。
    在一处楼房内,两名战士正在将1楼房内的淤泥一铲一铲地清出。另一些疲劳的战士坐在一旁的废墟上打盹。而泥石流经过的道路上,仍有大量淤泥,记者采访拍照时,双脚多次陷入泥中。忙着转移物品的居民和战士们因此也格外小心。
    据了解,该片区域属于此次泥石流的重灾区之一,下游的东街也有大量房屋受损,并有人员伤亡。
供水设施损毁,用水缺口大
   “居民饮水基本有保障,但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缺口还是非常大。”昨日下午,记者见到了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,他介绍说,受灾前的舟曲县一共有三眼峪、月圆村水佳和舟曲县给排水公司大口井等3个水源地,原来能够保证每天向县城供应4500立方水,但是灾害发生后,3处水源全部遭到了破坏,其中给排水公司的水井也被淹没,供水设施全部损毁,泥石流还造成了县城供水管网的主管中断,整个城市供水仍很困难。
   目前,天水市水务局已在舟曲县县城打出了一眼水井,并正式向灾区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供水,能初步满足1万人的饮水需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城关镇北街路一片废墟    刘晓武 摄
     据悉,全国人大代表、公司董事长刘晓武带领株洲市爱心小分队一到甘肃舟曲县城关镇,就马上开始实地灾情考察,为接下来的相关救援工作做准备。擅长纪实摄影的他,在工作之余,用手中的相机真实记录了泥石流灾害废墟现场、当地军民以及解放军官兵携心救援的感人场面,通过报纸、网络等媒体发布,来唤起人民对灾区的关注,奉献自己的爱心。以此,来信守一位全国人大代表、爱心企业家的大爱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