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《株洲晚报》记者 李萌
摘自于:2010年10月25日第一版 有增删

菲律宾、台湾、福建……“鲇鱼”一路横扫,肆虐之处,渔船沉翻、房屋倒塌、人员被埋。资料称,13号“鲇鱼”是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最晚的台风,也是今年全球最强的台风。
“领命”追风 急赴福建
13号“鲇鱼”刚刚形成,即进入中国海洋局的视野,追踪“鲇鱼”成为一道紧迫的科研课题。
应中国海洋局之邀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公司董事长刘晓武参与了此次追踪行动。10月22日,“命令”下达,刘晓武和好友张湘东迅速赶往珠海,次日凌晨2时转赴汕尾(原确定的台风登陆地点),以抢拍“鲇鱼”的第一手资料。
参加灾害拍摄,刘晓武已不是首次。作为中国摄影家和爱心企业家,在汶川、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时,他就一直担任株洲爱心小分队领队先后数次深入灾区慰问,抗震救灾,拍摄灾后情况和重建工作,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。
“鲇鱼”游走不定,路径难以确定,专家预测的登陆地点也在不断调整。23日早上8时,刘晓武和张湘东在福建漳州,终于追踪到“鲇鱼”的身影。
“鲇鱼”现身 与风对话
台风未至,狂风先起,天色漆黑,大雨倾盆。上午9时许,漳州古雷港启动应急预案,渔船靠岸,街上空无一人。在漳州市港口管理局局长林建宁引领下,刘晓武和张湘东找好位置,将镜头对准即将登陆的“鲇鱼”。
风在加速,风力达到13级时,人无法站稳。为了抓拍到“鲇鱼”的图片,刘晓武只得一手紧抓消防栓,一手抓牢手中的相机,面对狂风和飞石。停泊在港口的三千艘渔船被“鲇鱼”撕咬得七零八落,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……
拍摄完成后,刘晓武、张湘东猫着腰,小心翼翼地撤往吉普车。
遭遇“回头风” 汽车侧翻
车往回撤,陪同拍摄的当地人介绍,最可怕的是“回头风”,它不仅旋转,破坏力更大。尽管车速很慢,车身依然左右摇晃,不断有沙石砸向车窗,让人心生恐惧。在一个拐弯处,“回头风”不期而至,将吉普车掀翻在路旁。当地群众闻讯,顶着狂风大雨,实施紧急救援,用了3个千斤顶,历时一个多小时,才使吉普车恢复正常。
昨日晚上刘晓武回到株洲。“此次追踪拍摄,尽管有危险,为了获得第一手珍贵的资料,承担再大的风险,也是值得的。”刘晓武淡定的对记者说。